上海应届留学生落户咨询网_人才引进政策_上海居转户-米田
服务分类 Service
  新闻资讯
专家看TALIS | “上海教师水平世界领先”说明了什么呢?
发布时间:2016/2/24

 上海市2009年和2012年连续两轮参加OECD开展的PISA项目,学生优异表现引起各国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关注与讨论,并把目光聚焦上海教师身上。为更好地了解上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推动上海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上海教师评价体系,支撑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市决定参加第二轮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项目。

2013年经合组织开展TALIS第二轮调研,上海作为中国内地首个地区参加了TALIS2013+调研。

对于上海TALIS调查的结果,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胡国勇 杨帆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与副教授)

上海教育中,教师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OECD刚刚公布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 报告,为我们精细地剖析上海教师教学实践的具体细节,让我们看到有价值的教育智慧。也提供了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教育话题。

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造就课堂的精细高效

早有教育专家指出,上海学生在学科综合素养方面的整体优势,可能取决于上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和新式教学方法的混合使用。TALIS调查中有关“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效能感的问题印证了这一观点。上海教师的得分为89.2,显著高于78.4的国际平均值,是上海教师的各项胜任力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在更少的时间内,使用更多教学策略,并保证了学生成就的优异,这说明上海的课堂的确更加精细和高效。

有挑战性的合作学习:追求卓越与兼顾公平

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有质量的合作学习并不只是简单的分组讨论,有两个方面更为重要: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有较高难度的、挑战性的任务;教师采取策略让来自于个体或小组的思想和学习过程在班级中得到分享。合作学习的这一理论发展,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上海教师所实施的合作学习能最终成就PISA测试的优异成绩。

集思广益的教学过程:确保课堂的普遍优质

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支持性专业团体在提升教师实践品质方面的作用,也在本次调查中得到了印证。上海的教师从入职开始,就有对应的校内专业团体予以支持。我们以往更加关注的,是教师在这样的团体中获得了专业发展,而PISA和TALIS的调查揭示了专业团体隐藏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对教师重要教学决策的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帮助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教育理念和实践本土化:立足本土智慧,吸收外来思想

上海的教师们立足本土智慧,一方面吸收先进的外来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保持着独立判断的精神。在课后设置分层作业,在课堂上进行高期待、高品质的普遍化教学,这也可以避免上世纪日本等国实施彻底的分层教学所导致的教师负担、学生自我期待降低等负面影响,代表了教师们对于前车之鉴教训的汲取以及独立的判断能力。

 

王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促成每一名教师的卓越:上海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与努力

 OECD开展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 项目中,将“专业发展”定义为旨在发展作为教师个人的技能、知识、专长以及其他特征的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入职培训、带教活动,以及专业发展活动。其中“专业发展活动”主要指在过去的一年中,教师个人是否参加过诸如课程/工作坊活动、相关教育研讨会、学校考察、社会考察、课程学习、专业资格课程学习、社交网活动、科研活动以及学校规定专业活动等九类活动。数据显示,上海市初中教师在此方面优势显著。

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有制度层面的保障

上海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高参与率,与教师所在的学校、区县和市级层面的支持密切关联,既有经费上的支持,更有时间上的支持。数据充分证明了这点。校本教学研究也为教师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机制保障。

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科教学研讨制度,一直在我们国家的中小学存在着,成为中小学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教研活动营造了教师之间合作研修的氛围,引导教师聚焦课堂,研究学生,一批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改变,一批富有成效的教学经验得以推广,一批教师获得了成长。

教师专业培训制度仍需完善

    在看到成绩与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上海初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讨论的问题。

第一,关于教师的培训时间与工学矛盾。

    那么,教师的培训时间,即教师用于非教学实践的投入,究竟多少才合适? 而且,如何解决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在我们看来,这不仅在于培训效率,更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即教师如何将培训视为一种学习方式,视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外在指令的、需要激励的一种活动。

第二,关于教师培训的内容如何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把具有不同差异的学生培养成具有高昂学习热情的人,教师需要跟踪学生的思维,关照学生兴趣、能力、起点和学习方式等并整合进教学中,这牵涉到教师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培训内容和方式的转变。教师培训如何从“关注基本技能和课堂管理”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任重而道远。

第三,关于传统教研制度的坚持与转型。

    有特色的以学校为重要场所的教研活动要传承,但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学校的教研活动如何避免“萝卜烧萝卜”的同水平反复,需要市、区(县) 层面加强对校本教研的课程设计、资源开发、组织实施、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在信息化的时代,学校教研组也应该扩大其边界,在与不同学校、团体、个人等的协作与共享中实现知识的创造与更新。相信这是未来上海市教师教育又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教授)

 信息技术应成个性化教学动力

上海TALIS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拥有必要的硬件设备,教师也已接受了信息技术的培训。那么,我们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首先,在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的建设方面,我们应尽快从网络建设、计算机设备等硬件建设,转移到课堂教学领域的自带设备、穿戴技术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和3D打印设备研制上,这才是学生通过计算机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和作业任务的条件。

只有硬件设备,教师仍无法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各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软件开发已成当下关键。

同时,还要及时更新教师培训内容,对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应从运用信息技术备课、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知识等“单向展演”,提升到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材料工具、增进师生互动、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反馈的“双向、多项互动”和“学习者数据积累并发现评判依据”的层次。

把个性化教学建立在新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并与教学融合,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夏惠贤(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专业化发展和提升:上海校长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TALIS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初中校长专业准备最全面、最充足。

在所有参加本轮调查的国家 (地区) 中,97.9%以上的校长具有全面而充足的专业准备,在正规教育阶段都接受过包括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学领导力的正规培训,无论是在担任校长之前或之后。这可以说明,上海校长已完成了从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角色担当的转变。

2013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由上海师范大学主持研制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此作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校长队伍,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标准对校长的专业角色进行了界定,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一界定不仅昭示着校长从“职务称谓”向“专业头衔”的身份转型,而且明确了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专业地位。TALIS调查结果正好应验了上海校长作为领导者角色的担当。

早在2000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使校长基本摆脱了行政级别的约束,确立了从“行政管理”转向“专业领导”,从过去的“拨一拨才动一动”的“陀螺现象”转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自主办学”,从而构建了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序列阶梯。上海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上述评定标准,结合校长任职年限和年度考核等第,给予校长晋升相应等第的职级。

 

顾志跃(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新教师入职教育:重质量与规范

OECD开展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数据显示:99.2%的上海初中教师所在学校向教师提供过正式的入职培训,100%的初中教师所在学校向新教师提供带教活动,而国际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70%。数据背后反映出上海在新教师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创新。

新教师入职培训,在上海是一项持续了20多年的制度。上海新教师入职培训一直是由学校、区县及市教委三级整合而成的多层面培训系统。

由于上海学校带教教师的主要学科领域与被带教教师的完全一致,远高于国际均值69.5%。这使得新教师能够参与到制度化安排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中,与有经验教师广泛接触,使得别人的经验能够变成自己的经验。事实上,带教制度不仅带动了新入职教师的成长,也反过来带动了带教学校和教师的自身成长。91%的上海校长报告,带教“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国际平均值为66.4%;75.6%的校长报告,带教“强化教师的职业身份”,国际平均值为54.4%;80.1%的校长报告,带教“促进教师与其同事间的合作”,国际平均值为60.8%。

TALIS调查让我们看到与他国比较,上海教师入职培训经验的弥足珍贵。然而,面向未来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页 - 关于我们 - 留学生落户咨询 -升学择校咨询 -上海居转户咨询 -人才引进政策 -在线留言
主办:上海米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才引进落户服务咨询热线:021-60317609  021-80127609  咨询微信号:13341793760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023号大众金融大厦B座1901室    沪ICP备20015614号-1